7月5日—6日,學校成功舉辦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培訓暨校慶十周年系列學術報告。學校黨委副書記秦聞蘋,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燕出席活動,全市大中小各學段140余名思政課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思政教育創新路徑。


本次培訓圍繞“理論賦能—經驗共享—場景浸潤”三大模塊展開。7月5日上午,會議特邀內蒙古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何生海教授與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布和朝魯教授,分別以“勇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排頭兵”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能”為主題進行專題講座,結合政策解讀與案例分析,為參訓教師提供理論前沿指引。


7月5日下午,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組別同步開展論壇,邀請各學段資深專家擔任指導,教師代表圍繞“思政課教學痛點與創新實踐”“跨學段資源共享”等主題展開分享與研討。小學組聚焦“如何讓思政課更生動”,初中組探討“家國情懷與學科融合”,高中組關注“高考改革下的思政課轉型”,大學組則圍繞“數字化賦能思政教育”進行案例解析。通過“專家領學+教師分享+互動研討”模式,各學段教師實現經驗互鑒與策略共研,推動形成“大中小學一體化”育人共識。

7月6日上午,參訓教師赴鄂爾多斯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研究中心開展沉浸式研修。通過實地觀摩、場景化教學與互動體驗,教師們通過數字化展陳技術,直觀感受了鄂爾多斯多民族交融的壯闊圖景,參訓教師紛紛表示,要將研修中的典型案例、互動體驗設計等融入課堂教學,讓思政課真正“活起來”“深下去”。

作為自治區應用型高校標桿,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緊扣“大思政課”建設要求,探索“三融四化”育人模式:推動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研修融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服務融合;打造案例式(問題導向)、行走式(實踐導向)、場景化(體驗導向)、數字化(技術導向)四型課堂,實現思政教育從“知識傳遞”向“價值引領”轉型。依托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師研修基地,學校將持續深化集體備課、教學競賽、資源共享等機制,構建“校地協同、學段貫通、教研一體”的教師發展共同體,為區域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鄂爾多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