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學校黨委書記李向東接受新華網專訪,全面闡述學校堅持“植根地方、服務地方”理念,以“應用為主、立地頂天”為辦學特色,著力踐行“OBE黨建引航、在地教育全程牽引、項目化實踐增效”三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今天,我們推出新華網專訪特輯第二期,聚焦學校立足地方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新路徑。
新華網: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建校十年來,始終承載著教育改革與服務地方的使命,發展過程中煥發出勃勃生機活力。李書記,那學校是怎樣立足地方來培養應用型人才呢?
李向東:正像主持人所說,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年輕而充滿活力,坐落于經濟實力強勁、資源和產業富集的鄂爾多斯市。這里匯聚了神華、隆基、國鴻等龍頭企業,為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提供了發展的沃土,是學科專業蓬勃發展的理想之地。
學校正積極探索“OBE黨建引航、在地教育全程牽引、項目化實踐增效”的三維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應用型“在地”人才。首先在頂層設計上,我們強化黨建引領,深度融合OBE教育理念,以成果為導向,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將育人充分融合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強化隊伍建設和調整考核評價,致力于構建以“培育應用能力、樹立人才自信、涵養家國情懷”為目標的一體化育人體系。
其次,我們全面推進在地教育全域化,深入挖掘地方優秀文化資源,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全過程,著力培養學生“認同地方、根植地方”的深厚情懷。
最后,通過實踐活動項目化,結合地方教育資源和產業特色,我們構建了“課程與項目相互轉化”的聯動機制,深度整合校地協同實踐與創新創業平臺資源,強化學生實習和社會實踐,讓他們在鄂爾多斯市產業一線親身體驗,將“熱愛鄂爾多斯、服務鄂爾多斯”的理念深植于心,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堅定了他們扎根當地、實現價值共生的決心與信心。
以上談到的應用型人才“在地化”培養思路,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積極引導學生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學術研究、創新創業和社會實踐,并特別注重通過科創競賽這一途徑,著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創新創業能力。按照2019-2024年數據統計,我校大學生生均科創競賽成績軟科排名進入了全國本科高校前100(獲得第90名),而這些競賽項目大多來源于真實生產實踐,既有學生在實習中凝練產生的,也有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通過項目實踐,同學們進一步深入地方、對接產業,將理論知識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應用,有力推動了成果轉化。這不僅能助力同學們在競賽中斬獲佳績,提供更多展現與挑戰自我的舞臺,還促使學校持續探索并深化以地方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