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一堂課,我能快樂一整天,學生有所收獲是老師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源泉。”這是學校管理系青年教師、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教研室副主任艾米的“幸福密碼”。這位90后教師,被學生稱為“課堂上的優秀教師,生活中的靠譜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獲評今年學校“優秀教師”稱號的艾米老師。

每一堂課都是一次暢游
“旅游管理與現實熱點相結合講課,不僅能增加學生的文化自信,也能拓展他們的文旅新視野。
秋日暖陽灑進管理系實訓教室,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創設計實踐課正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鄂應院立體錄取通知書、鄂小鷹卡通毛絨玩偶、圖書館燈箱擺臺……這些創意新穎的“鄂應院禮物”都是學生在艾米的指導下自己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體現著學生對學校的熱愛,檢驗著學生對文旅產業的認知。

艾米把這樣的實踐教學融入課堂與實訓的每個環節,幫助學生了解市場需求、掌握行業動態,培養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鍛煉他們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學期開學第一課,艾米領著學生在課堂“暢游”今年爆款游戲《黑神話:悟空》的27處山西取景地,古建筑、雕塑、壁畫等元素如璀璨星辰,引導學生在“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的中華文化中感受燦爛奪目的文旅魅力。艾米在授課時將學生提出的問題,課上激烈的討論都化作了重點講授的知識點與教學難點,她重視課程內容與人文知識的融合,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拓展文旅發展的新視野,增強學生的專業歸屬感。
每一場比賽都是一次飛躍
“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各類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式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方法。”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李佳麗談到艾米老師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讓我更有自信”。李佳麗在第十四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備賽期間,一直提不起信心。艾米反復幫助李佳麗打磨展示內容,告訴她“站上舞臺,世界就是你的”,這句話點燃了學生的自信,最終憑借出色的表現力戰勝全國知名高校的強勁對手,獲得大賽一等獎。
在成績背后,有一個感人細節讓李佳麗記憶猶新:比賽當天,艾米經歷航班調整、路途顛簸后,拖著行李箱趕到參賽現場支持自己的學生。在看到艾米老師風塵仆仆卻滿臉關切的深情,李佳麗說,在那一刻,她感受到一位好老師帶給學生的關愛力量。

在比賽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在各級各類舞臺提升自信與行業敏感,這是艾米堅持不懈鼓勵學生的重要方法。她采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培養模式,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獲得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遞給學生一杯水。”“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培養模式是契合未來文旅發展的重要途徑,艾米和同事們積極參加相關比賽,在全國舞臺上錘煉教學能力,探明育人方向。艾米不僅在教學上嚴于律己,在科研方面也是勤奮不怠,她先后獲得2023年度本科論文優秀指導教師,全國旅教高校建設聯盟2023年度優秀論文指導教師,獲批校級一流課程一項,申報自治區級一流課程。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份財富
“學生愿意親近和配合老師,課堂氛圍就會非常好,這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
這段時間,第五屆鄉村生態宜居環境設計大賽即將舉辦,艾米來到學生宿舍,一邊和大家探討創意內容,一邊解決住宿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坐在學生中間,艾米就像學長般友好,像朋友般親切。“學生們的潛力其實是無限的。”在五年的教學實踐中,艾米發現學生總能根據老師指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不斷深挖,一步步前進。她說:“要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體驗在研究中解決問題的全過程。”艾米鼓勵學生自發提出問題,開展自主的研究探索及分析討論,最終體驗到科研的樂趣,增強創新意識。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艾米始終在摸索與學生的相處方式及教學模式,她會尋找更多時間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并給他們指引方向。學生梁站奎說,剛進大學時對學業規劃、未來職業、人際關系感到迷茫,艾米老師和他一談就是好幾個小時,幫他解開了心結,找到了大學四年的奮斗目標。艾米相信,教與學不僅僅是一種過程,更應是師生和諧統一的進步體系,只要足夠投入、足夠用心,老師和學生是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成就的。

有人說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一份職業,但照亮別人的同時,又何嘗沒有被別人照亮?艾米會在出差時給學生帶特產,在節假日為每個學生準備禮物,放棄休息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艾米說,自己的幸福感是學生給的,他們認真學習、朝氣蓬勃、勇于探索時,自己那份獲得感就會轉化成無窮動力,這種雙向奔赴是師生間共同進步的成長引擎。
艾米喜歡挑戰和探索新鮮事物,與充滿機遇和發展潛力的鄂應院共同成長,對她來說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她說,多交流,保持活潑的學習狀態,勇于碰撞,激發思維的火花;多思辨,多問為什么,努力成長為機器無法取代的人;多付出,執筆授業,方寸之間創新探索,與學生為友,做學生發展成才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