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征戰暫畫句點,大學追夢正當時節。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以青春為約、以匠心為伴,向每一位砥礪奮進的你,發出誠摯邀請。今天,跟隨鄂小鷹的腳步,一起走進數學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期待與你相遇鄂應院校園,共譜青春華章。
數學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成立于2017年,是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最具活力的教學單位之一。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在校生836人。現有教職工58人,其中專任教師53人,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學歷教師6人,擁有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占地2026m2,投資1633萬元,設有8個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13個,充分滿足實踐教學需求。
學院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與青島青軟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杰普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企業工程師定期授課并提供實習就業支持,2024屆畢業生就業率超90%,教師發表高水平論文58篇,獲批科研項目119項,科研經費305萬元,出版教材及專著23部,取得專利及軟件著作權42項。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數學建模競賽、計算機設計大賽等賽事中屢獲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獎項,近三年獲批多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展現了卓越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學院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助力學校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代碼:080901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 制:4年
專業簡介:本專業于2017年開辦,2019年獲批校級一流本科專業,2021年榮獲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緊密結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采用“校企合作,協同育人,雙向嵌入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基于行業技術發展,動態更新課程內容,引入企業一線工程師探索以項目實訓為依托的人才培養體系,錄取分數與就業質量在學校各專業排名中名列前茅,成為莘莘學子追求學術與職業理想的熱門選擇。
教學條件:本專業按照“基礎+專業+方向”先后建設基礎實驗室,硬件實驗室,軟件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及網絡實驗室,在滿足正常教學需求的同時,也為學生實踐、專業訓練提供了相關平臺。
人才培養:自專業設立以來,已累計培養1000余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通過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與強化實踐教學,畢業生具備較強的軟件開發與工程實踐能力。近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多數在IT企業、科研機構及事業單位從事技術研發、系統運維等工作,專業對口率高。目前,在校生規模達492人,專業建設持續優化。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IT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門從事軟件開發、系統運維、數據分析等工作,也可在電力、通信等行業擔任技術管理崗位,或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具備廣闊的就業選擇和發展空間。
咨詢電話:0477-8595216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專業代碼:080910T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 制:4年
專業簡介:本專業于2018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同年9月開始招生,是自治區首批設立的大數據專業之一。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自然科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基礎理論和方法,具備數據思維、數據處理、大數據開發等專業核心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IT、金融、數據中心等領域從事數據分析、數據處理、大數據開發等工作。
教學條件:本專業已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較為系統的大數據專業課程體系,并建成兩個專業實驗室。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2名,其中包括博士1名、在讀博士2名、副教授2名。
人才培養:本專業在課程建設、教研科研、創新創業和學科競賽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果。近年來,本專業與多家企業積極開展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校企共建專業。截至目前,本專業已培養三屆共200余名本科畢業生,整體就業率達85%以上。
就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勝任大數據技術開發與應用、大數據運維、云計算技術等相關工作。就業方向包括:在大型互聯網公司從事前端/后端開發、數據分析師、算法工程師等崗位;進入銀行、電信、交通等企事業單位或政府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部門,依托具體業務從事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應用開發、數據可視化等相關工作。
咨詢電話:0477-8595216
人工智能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 制:4年
專業簡介:本專業于2025年獲批,9月開始招生。本專業培養適應自治區經濟與社會發展,面向西北地區,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素質與職業道德,具有扎實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及技能,具備運用數據思維、人工智能模型、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處理等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具備向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擴展的能力,并能解決人工智能復雜工程問題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教學條件:本專業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專業共享教學資源,現擁有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服務機器人實訓室等8個,固定資產設備1000多萬,實驗占地面積約2000m2,有固定的實驗實訓場地。
人才培養:本專業培養適應自治區經濟與社會發展,面向西北地區,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素質與職業道德,掌握扎實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及技能,具備運用數據思維、人工智能模型、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處理等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具備向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擴展的能力,勝任人工智能及其相關應用領域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系統設計、管理工作,成為能解決人工智能復雜工程問題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科研機構、互聯網公司、智能制造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單位從事人工智能相關工作,如算法工程師、數據分析師、AI產品經理、智能系統開發工程師等,也可繼續攻讀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咨詢電話:0477-859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