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校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鄂爾多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研究中心”的團隊成員、學院科技處處長全宇嬈,基地特聘首席專家、北方民族大學張景明教授一行赴伊金霍洛旗蘇布爾罕非遺嘎查村、鄂爾多斯文化產業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開展“非遺”考察調研活動。

通過伊金霍洛旗文旅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蘇泊爾罕嘎查作為自治區首個非遺嘎查,2023年7月入選首批自治區首批非遺特色村鎮。它以一個個獨立的工作室集中的展示了伊金霍洛旗的各級非遺項目如馬文化、會盟乃日、皮衣雕刻、剪紙技藝、蒙古包制作技藝、蒙古族服飾制作等。特別是展館整體的設計集中體現了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路徑與重點。

6月15日下午,考察組參觀了位于鄂爾多斯文化產業園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該基地結合歷史淵源、文化發展等角度講述民族地區中華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結合視聽技術,數字化的體感體驗游戲等,使團隊成員在非遺考察的基礎上提升了思想高度,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平臺特聘教授張景明在該場館中為團隊成員開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知識的現場教學。充分發揮了雙方互建平臺,教學資源共享的重要作用。


15日的實地考察活動作為本次啟動儀式的重要環節,將對雙方圍繞黃河幾字彎區域和鄂爾多斯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以及北方民族文化藝術交往交流交融等主題,共同培育一批有重大影響的研究項目,形成一批有重要學術意義的研究成果,以此打造專業特色方向,促進學科內涵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